当前位置: 网站首页 >> 教学科研 >> 正文

暑期三下乡|资源环境学院“三下乡”第二服务队赴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开展绿色科考活动

发布者:资源环境学院采编 [发表时间]:2025年07月14日 22:13 [来源]:资源环境学院 [浏览次数]:

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,深化“美丽中国·青春行动”时代内涵,7月12日,资源环境学院“三下乡”第二服务队师生代表一行6人,在副院长黄茜蕊、骨干教师吕玉的带领下,赴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开展绿色科考活动。

守护碧水蓝天。

长桥海作为红河州重要的湿地生态系统,对于维护区域生态平衡、提供生态服务具有重要意义。服务队来到长桥海,开展实地水样采集分析活动。他们按照科学的采样和分析方法,严格操作,仔细记录。


感受农业“芯片”的力量。

7月13日上午,在“国家超级稻个旧杂交基地”,服务团师生参观了现代化的实验室和绿意盎然的试验田,近距离观察了不同生长阶段的超级稻秧苗,了解了基因编辑、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等前沿技术在育种中的应用。看着科研人员在田间地头精心记录数据、严谨工作的身影,师生们深刻体会到“把论文写在大地上”的科学家精神。

见证科技赋能产业兴。

7月13日下午,服务团来到以盛产早酥梨闻名的“鸡街镇加级寨”,了解了加级寨梨产业的高质发展:从引入优良品种、推广节水灌溉、智能化病虫害监测预警,到应用电商平台拓展销路、发展梨园观光旅游,“科技+产业+文旅”的融合发展模式。亲身感受科技如何实实在在转化为产业效益,带动农民增收致富,绘就了一幅科技兴农、产业富民的美丽乡村画卷。

此次绿色科考之行,是我院“三下乡”社会实践的重要环节。通过科研实践,零距离接触国家重大农业科研平台和科技赋能乡村产业的典范,服务团师生不仅拓宽了视野,更激发了他们将专业知识与国家需求、地方发展相结合的使命感与责任感。